网上有关“白著怎么种植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白著怎么种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地瓜(又名白薯 、红薯、山芋、番菇、甘薯)异名土瓜 、凉瓜、凉薯、葛瓜 、葛薯、土萝卜。
播种时间
南方夏秋薯区,主要包括福建、江西 、湖南三省的南部,广东和广西的北部 ,夏薯一般在5月间栽插,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栽插。南方秋冬薯区,包括海南全省 ,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的南部,秋薯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栽插,而冬薯一般在11月栽插。
海南由于气候优越 ,全年可种,但以稻田冬种甘薯为佳,其优势在于:一是充分利用冬闲田 ,其时气候由热逐渐转凉,符合甘薯全生长期的要求,后期有利淀粉积累 ,且水旱轮作的土壤有利甘薯生长,减少病虫害,容易获得高产优质甘薯,二是由于反季节生产 。
最好选择阴天土壤不干不湿时进行 ,晴天气温高时宜于午后栽插。不宜在大雨后栽插甘薯,这易形成柴根。应待雨过天晴,土壤水分适宜时再栽 。
也不宜栽后灌水 ,栽后灌水或在大雨后栽插,成活率较高,但薯苗往往长时间长势不好 ,原因在于土壤呈现水分饱和状态,且土温偏冷,同时 ,土壤也变得比较紧实,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妨碍了根系发展 ,生长缓慢。
久旱缺雨,则可考虑抗旱栽插,挖穴淋水,待水干后盖上薄土 ,栽苗后踩实,让根与土紧密接触,提早成活。如栽苗后才淋水 ,则需再覆干土在表面保湿 。
合理密植
每亩插植2500~4000株,在一定密度内,一般产量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增加 ,而大中薯率随着密植程度提高而下降,如果是作为食用,不需要大薯 ,可适当密植,收获中小薯,容易销售。
一般以垄宽1米 ,垄高25~35厘米,每亩插3300株左右最为适宜。要注意插植的株距一致,株距不匀,则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两株成为弱势植株 。
栽插方法
水平栽插法:苗长20~30厘米 ,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此法结薯条件基本一致,各节位大多能生根结薯,很少空节 ,结薯较多且均匀,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各地大面积高产田多采用此法。但其抗旱性较差 ,如遇高温干旱 、土壤瘠薄等不良环境条件,则容易出现缺株或弱苗 。此外,由于结薯数多 ,难于保证各个薯块都有充足营养,导致小薯多而影响产量。如是生产食用鲜薯,则小薯多反而好销。
斜插法:适于短苗栽插 ,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薯苗斜度为45度左右。特点是栽插简单 ,薯苗入土的上层节位结薯较多且大,下层节位结薯较少且小,结薯大小不太均匀 。优点是抗旱性较好 ,成活率高,单株结薯少而集中,适宜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可通过适当密植 ,加强肥水管理,争取薯大而获得高产。
船底形栽插法: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 ,在4~6厘米土层内 。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由于入土节位多,具备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优点。缺点是入土较深的节位,如管理不当或土质黏重等原因 ,易成空节不结薯,所以,注意中部节位不可插得过深,砂地可深些 ,黏土地应浅些 。
直栽法: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薯率高,抗旱 ,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薯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
压藤插法:将去顶的薯苗 ,全部压在土中,薯叶露出地表,栽好后 ,用土压实后浇水。优点是由于插前去尖,破坏了顶端优势,可使插条腋芽早发 ,节节萌芽分枝和生根结薯,由于茎多叶多,促进薯多薯大,而且不易徒长。缺点是抗旱性能差 ,费工,只宜小面积种植 。
关于“白著怎么种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999999@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
